2023年初,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编制的《创新工程知识体系与系列课程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创新工程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提供了基础的结构框架指导,对于创新工程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方案》集成了许多专家从成功的创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多种方法论。它既可以作为高校开设创新方法类教学的大纲,也可以作为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创新活动时的参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社会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将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汇集之地,担负着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亟需专门的学科来研究规律,亟需专门的课程来培养人才,为此创新工程学应运而生。创新工程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创新活动的学科,主要研究创新活动的表现形态,各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应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一般性规律。
目前,随着我们企业进入了高水平发展阶段,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很大,但长期以来,高校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缺少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教育,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备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许多企业只能在新员工入职后自行培养。近年来,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但没有统一的创新知识体系作为指导,相关课程建设还不够规范有效。总体而言,高校的创新教学“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仍然是一个问题。“教指委”组织编写《建设方案》,目的是为了推动高等学校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课程的转型升级,改变高等学校长期缺乏开设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课程指导性文件的被动局面。创新工程学课程当前被定位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工具性课程要与专业课程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各高等学校使用《建设方案》来构建本校的课程体系时,应选取适合本校需求的内容,并不要求教授全部内容。
《建设方案》由教指委组织编写,共分12个编写小组和1个综合组,编写完成后又广泛征求了高校老师和企业专家的意见。需要说明的是,《建设方案》只是将常用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进行了列举,并没有体现它们之间的层级和关联关系,后续还会不断迭代和完善。对于这些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场景、具体的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应用。
附录:《创新工程知识体系与系列课程建设方案》目录
1 逻辑思维 | 1.1 分析与综合 1.2 归纳与演绎 1.3 抽象与具体 1.4 比较、分类、类比 1.5 证明与反驳 |
2 批判性思维 | 2.1 批判性思维概述 2.2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2.3 批判性思维的流程 2.4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
3 创造性思维 | 3.1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3.2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3.3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3.4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3.5 系统思维 |
4 形象思维 | 4.1 想象思维 4.2 联想思维 4.3 直觉思维 4.4 灵感思维 |
5 发散式创新方法 | 5.1 头脑风暴法 5.2 列举法 5.3 设问法 5.4 组合法 5.5 分解法 5.6 类比法 5.7 思维导图 5.8 六顶思考帽法 5.9 九屏幕法 5.10 STC算子 5.11 金鱼法 5.12 小人法 |
6 收敛式创新方法 | 6.1 KJ图(亲和图) 6.2 AHP层次分析法 6.3 质量功能展开(QFD) 6.4 Pugh矩阵(决策矩阵、普氏矩阵) 6.5 筛选设计 6.6 确定性筛选 |
7 流程式创新方法 | 7.1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7.2 FPBS法 7.3 创造性模板法 7.4 SIT法 7.5 UIST法 7.6 可拓创新方法 7.7 设计思维 |
8 管理创新方法 | 8.1 精益管理 8.2 六西格玛(DMAIC) 8.3 TOC方法(约束理论) 8.4 海因里希法则 |
9 数字创新方法 | 9.1 数据采集与加工 9.2 数据计算 9.3 数据管理 9.4 数据分析、挖掘与可视化 9.5 数字产品开发 9.6 企业数字化转型 |
10 个体创新链方法 | 10.1 创意阶段 10.2 创造阶段 10.3 创新阶段 10.4 创业阶段 10.5 创富阶段 |
11 企业创新链方法 | 11.1工程系统进化S曲线 11.2 先期产品质量策划 11.3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11.4 试验设计 11.5 防错技术 11.6 专利战略 11.7 六西格玛设计 11.8 精益生产方式 11.9 测量系统分析 11.10 统计过程控制 11.11 营销创新 11.12 服务创新 11.13 股票期权激励 11.14 创新型组织 |
12 行业创新链创新方法 | 12.1 行业创新 12.2 行业创新链体系 12.3 行业创新链构建 12.4 行业创新链管理 12.5 典型行业创新链分析方法 |
13 区域创新链方法 | 13.1 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 13.2 区域创新链规划设计 13.3 区域创新主体 13.4 区域创新要素 13.5 区域创新链协同机制设计 13.6 区域创新链政策设计及方法 |
14 国家创新链方法 | 14.1 国家创新链的结构组成 14.2 国家创新链的构建方法与运行模式 14.3 国家创新链的要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分析 14.4 国家创新链的重要政策 14.5 国家创新链的管理工具 |
扫描二维码入群开启免费TRIZ学习之旅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孙永伟,博士,注册六西格玛设计(DFSS)黑带大师,TRIZ五级大师,研发方法理论体系的提出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实践教授,天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TRIZ理论的畅销书《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和《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I》两本书的作者,目前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曾任GE(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工程师、GE能源集团黑带、GE油气集团项目经理等职。孙博士曾获得中国质量技术领域的全国质量技术奖。经他签发不同类别研发方法论认证证书的专家达5000多人,其中多位已经成为企业研发方法论推进负责人。20多年来,他一直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企业内部推进六西格玛和TRIZ等先进研发方法论的经验以及运用这些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曾多次受邀到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各国介绍方法论的推进经验。
邮箱:ywsun@yeah.net或sunyongwei@irdmi.org。
RDMI®(国际研发方法协会,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Institute)致力于将全球领先企业在研发项目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方法论进行研究、提炼、融合,并加以推广,以提升工程师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助力企业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RDMI®关注的研发方法论对应于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从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RDMI®关注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NPI/IPD、DFSS(六西格玛设计)、专利战略、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oE(试验设计)、创新降本等。目前,RDMI®已在广州、武汉、苏州、哈尔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设立了中心。
如果您也对研发方法论感兴趣,欢迎您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账号。为了更加有效的交流,我们建立了研发方法群(QQ群号:1141059571)用于交流、讨论研发方法论,欢迎您的加入。联系邮箱:rdmi@rdmi.cn,电话:4000-885585。